2022年,由我校朱斌老师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完成的“芸薹属异源多倍体形成的细胞及分子遗传学机制”获得了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该研究成果着眼于芸薹属异源多倍体中亚基因组共进化效应、细胞质及染色体组成对多倍体起源的效应、以及亚基因组间的稳定性关系及其遗传机制的研究。围绕上述科学问题,开展了十余年的远缘杂交工作及细胞分子遗传研究,创制出许多芸薹属人工合成异源多倍体及一些特有的遗传材料。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知名遗传育种学家傅廷栋院士对本项目的三个原创性发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些发现对芸薹属多倍体形成与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的高度认可,较大的推动了植物细胞遗传学的发展”。本研究凝练的三个科学问题如下:
1、首次利用芸薹属异源多倍体中亚基因组稳定性的差异性,完成了天然甘蓝型油菜的逆多倍化过程,着重解析了天然甘蓝型油菜逆多倍化过程及An与Cn基因组共进化效应。
2、通过芸薹属3个二倍体种进行成对的正反交,人工合成了具有不同细胞质的系列杂种及3个异源四倍体植物,并证实细胞质和基因组共同决定异源染色体配对,为芸薹属异源多倍体单方向杂交起源提供细胞学依据。
3、通过十余年的芸薹属远缘杂交,首次证实芸薹属异源多倍体中存在染色体组的稳定性梯度,稳定性表现为 B>A>C。
围绕上述科学问题,项目组获批8项自然科学基金,7项已完成结题;相关成果在Genetics,Theor. Appl. Genet.,Plant Biotechnol. J.等权威植物学、遗传学杂志上发表45篇论文,并被Mol. Plant,Plant Biotechnol. J.,Theor. Appl. Genet.等植物学、遗传学及相关领域内的权威期刊所引用。这些科学发现点丰富了芸薹属多倍体形成与进化的研究体系,有力推动了异源多倍体植物分子及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同时为油菜育种创制新的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