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处
 
热点文章
 
  详细页面
当前位置: 首页>>动态新闻>>动态新闻>>正文
 
科学技术处开展“黔说新科技”学术沙龙活动
2024-12-26 11:28 综合科 

为团结引领我校科技工作者聚焦我省“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助推“富矿精开”、“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工作,营造平等求真的学术环境和交流氛围,发挥学术交流在推动科技创新、带动学科发展、助力人才成长的积极作用。科学技术处围绕“功能纳米材料方向前沿研究”、“生物地球化学方向前沿研究”的主题于2024年12月25日开展了“黔说新科技”学术沙龙活动,来自校内外的200余名师生参加沙龙。

活动伊始,科学技术处处长龚维致辞,他表示本次沙龙的举办离不开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学术沙龙是促进学科发展、拓展学术视野、交流科研观点、提升科研素养的良好平台,希望参会的师生能够认真感悟报告专家们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学习宝贵经验,加强合作交流。

上午围绕“功能纳米材料方向前沿研究”的主题进行了讲座报告。贵州师范大学庄金亮教授以“功能金属-有机框架界面可控生长机制及光电催化应用”为题作了学术分享,重点介绍了MOFs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分享了制备MOFs薄膜面临的挑战、MOFs界面自组装及功能多孔MOFs在光/电/热催化的应用。贵州大学丛航教授以“大环化合物超分子诱导不对称电化学有机合成”为题,阐述了“手性 Multifarene电还原苯乙酮”、“八元瓜环对香豆素超分子不对称电偶联还原”、“手性环己基半瓜环对苯硫醚超分子不对称电氧化”等研究工作,详细分析了如何利用电极表面大环化合物与底物的识别、主客体作用、自组装来实现反应和产物的调控。贵州大学陈鹏教授以“交错型异质结催化活性界面动态演变行为研究”为题,讲述了光催化技术的研究思路,通过介绍“光催化氧还原制双氧水”、“骨接S型异质结构本征电荷转移动力学”、“光催化氮气转化”等研究工作,分享了光生电子和空穴内部结合的途径等研究结论。

23419

下午围绕“生物地球化学方向前沿研究”的主题进行了讲座报告。贵州师范大学李秋华教授以“贵州高原水库藻类群落演变机理、调控技术及应用”为题,从“贵州高原水库水环境现状”、“贵州高原水库藻类群落演变机理”、“贵州高原水库藻类调控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工作出发,讲述了如何有效地控制水华的发生,改善水质,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问题,该研究对贵州省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的修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贵州大学陈孝玉龙教授以“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中植物表型人工智能识别网络的创新构建与场景应用”为题,详细讲述了“田间烟叶病害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交互式农业病虫害识别诊断系统”、“基于无人机的植物表型监测系统“WeedDETR”构建与应用”的研究内容, 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贵州民族大学吴泽副教授以“汞的模拟人体生物可利用性、影响因素及其健康风险”为题,阐述了利用低Hg背景地区大米对种植地点、大米品种和烹饪三个因素对大米THg和MeHg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进行的探究,并介绍了大米中Se 对 Hg 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以及食用大米造成Hg暴露的潜在健康风险。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满意助理研究员以“半胱氨酸调控水稻甲基汞富集转运机制研究”为题,通过讲述“氨基酸在水稻富集甲基汞中的作用”、“水稻ASTOL1基因在水稻富集甲基汞中的作用”的研究工作,阐明了水稻中半胱氨酸对甲基汞迁移富集规律的调控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提升了大家对稻田生态系统汞迁移富集规律的认识水平。

6F3DB

在沙龙的交流互动环节,参会师生们积极踊跃地提问,就自己在研究思路、实验技术和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向报告专家请教。专家一一耐心解答,并与参会者展开深入讨论。参会师生纷纷表示,此次学术沙龙让他们受益匪浅,拓宽了科研思路,增强了科研信心。

学术沙龙的报告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从理论创新到技术突破,以及助力青年学者成长成才等面面俱到。本活动旨在推动前沿研究成果的分享,激发师生学术探索的热情,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积极助力学术进步和学科建设。

                                                                                                               

        【责任编辑】一审(校):彭陈诚;二审(校):申铁 ;三审(校):龚维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地址: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学城行政楼主楼  电话:0851-83227122  邮编:550025  邮箱:gzsfdxkjc@163.com